大醬本質上還是發酵的藝術,它是熟黃豆、鹽、水經過兩次微生物發酵而成的食物。做好的大醬坯會生出米曲菌,其幫助醬坯在發酵中進行蛋白質分解,首先分解成個鐘肽類,繼續分解為氨基酸。氨基酸含量越高,大醬就會越好吃。
而米曲菌是需要氧氣的,所以大醬發酵是不能密封保存,還得每天打耙保證它獲取充足的氧氣。如果鹽放少了或者停止發酵,那么大醬就會變質,所以才產生了臭味。東北大醬廠家提醒您用醬引子如何做大醬?
1、挑選東北黃豆(東北黃豆顆大飽滿,營養價值高),把不好的豆子去掉,確保沒有石子。
2、把黃豆放入一個大盆中,放入是原豆量的5倍以上的容器(使黃豆可以充分的浸泡)。加入水,浸泡20個小時(使黃豆變軟,可以剝去外皮)。
3、浸泡好的豆子,經過3遍水洗??馗蓛羲趾?,放入鍋里,加入水,水要大約為豆子的兩倍。
4、煮1小時以上。這時候會不斷泛起白色的泡沫,要在旁邊用勺子翻動,直至水分看不到。
5、煮好的豆子,晾涼,大約晾一夜。直至煮好的豆子幾乎晾干為止(方便下一步做醬引子)。
6、把豆子弄成方塊。放在案板上涼2天,然后用食品包裝紙包裹嚴實。外面加幾層報紙包裹,用繩子拴好,放在陰涼處發酵。(通常所說的發酵,多是指生物體對于有機物的某種分解過程。)
7、發酵一般時間長達2-3個月。待完全發酵好以后,去掉外面的包裝,醬引子就做好了。